2017年1月美国ETF
1月份美国ETF流入41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去年11月以来的“特朗普行情”使道指叠创新高,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票ETF,仅11月8日到12月15日期间就有976亿美元流入了美国股票ETF,为2015全年流入的1.5倍。
伴随“特朗普行情”及道指突破2万点大关,ETF也迎来新一轮的规模扩张,今年1月资金流入量创下历史新高,并引发市场对于ETF规模将在两年内增加万亿美元的乐观预期。
瑞士信贷数据显示,今年1月,在美国上市的ETF基金共计获得41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创下了月度最高纪录。
从ETF类型来看,美国股票ETF仍然最受欢迎。1月共计流入150亿美元,不过这一数据较前两个月有所回落。去年11月大选以来的“特朗普行情”使道指叠创新高,同时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票ETF。根据TrimTabs研究数据,仅在11月8日到12月15日期间,就有976亿美元流入了美国股票ETF,而这一流入量是2015年全年流入的1.5倍。
同时,全球类别的ETF也获得资金流入,该类别基金主要投资于大类发达市场,资金流入总量达到58亿美元;而新兴市场只获得了30亿美元的流入。此外,固定资产也有大量资金涌入,1月债券ETF共计有140亿美元的流入,创近一年的新高。
一般而言,许多投资者会在新年第一个月调整投资组合,而成本低廉、投资触角广泛的ETF成为美国市场投资者的首选。和共同基金相比,ETF具有高度透明以及税费优惠等方面的优势。市场分析普遍认为,2017年,流向ETF的资金还将不断创出新高,这一趋势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尽管资金快速涌入,但美国证券研究机构CEO大卫·桑茨奇却对此有些担心,他认为,美国市场上涨的速度以及资金风险偏好迅速由低风险的债券转向股票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波动。“大量资金涌向ETF,甚至未曾停下来歇口气,这一趋势如果走向极端,则可能形成反向指标,意味着美国股票未来并不被看好。”
年内增长趋势加速
ETF一直是美国华尔街最热门的投资产品之一,近年更是备受资金青睐,成为发达市场基金业变革的一个趋势。普华永道合伙人尼格尔·布雷肖预计,到2018年底,仅美国的ETF资产规模就将达到3.6万亿美元。目前美国的ETF资产规模为2.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将会有1.1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一资产类别。
据统计,2016年以来共有2915亿美元流入了美国ETF,同时有1280亿美元资金从共同基金中撤出。业内预计,ETF的快速增长还将延续。根据晨星的预测,保守估计,未来5年ETF的年均规模增长达到14%,中长期来看,ETF规模增长幅度也会维持在两位数以上。不过,共同基金仍然是目前基金管理的主流,总资产管理规模为12.53万亿美元。
2017年,对于ETF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是美国劳工部即将推出的“信托条例”。该条例计划在今年4月生效,要求美国所有的理财顾问以及负责处理个人退休养老账户的中介等,在进行产品推介以及营销时,必须从投资者利益出发,推荐成本最低或最合适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基金产品。一般来说,ETF因其低成本、低税费以及具有高效被动投资等优势,会在这一条例推行后更受金融中介的青睐。调查显示,45%的美国金融中介会在该条例生效后增加对ETF的配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梯海斯咨询公司总裁托德·韦斯特比认为这无疑对目前的ETF资金流入趋势锦上添花。
不过目前仍存在一个变量,即特朗普对这一条例并不感兴趣,明确表达了推迟执行、甚至完全否决的意愿。但基金行业的大趋势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尼格尔·布雷肖作出两年增加万亿美元的预测时,并没有把劳工部的“信托条例”考虑在内。他认为,条例最终得以执行自然是利于ETF的规模扩张,但即使遭到抵制,不能放行,也只会推迟金融中介对ETF的选择,大趋势并不会逆转。如果将“信托条例”顺利执行纳入考虑,则在2018年初,美国市场上的ETF规模就会增加万亿美元规模。更为乐观的预期来自纽约梅隆银行的另类投资部门CEO弗兰克·萨拉,他预期如果条例得以执行,到2020年,整个ETF规模会膨胀三倍,达到10万亿美元。不过他认为这是基金行业整个蛋糕做大的结果,而非ETF增长、共同基金缩水的此消彼长的游戏。
主要受益者为基金巨头
ETF规模高速增长,但资金的流入并不是“利益均沾”。布雷肖指出,美国基金行业的“三大巨头”将分割这一万亿美元的大蛋糕。美国本土ETF的三大巨头分别是领航、贝莱德以及道富。道富发行的全球首只ETF———SPDR标普500ETF不仅是诞生将近25年的“前辈”,同时也是目前全球交易最活跃和规模最大的ETF,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领航则是近年来全球获得最多资金流入、资产管理规模膨胀最快的巨头,ETF以及被动投资对其资产规模扩张作出了重要贡献。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也在去年获得了全球ETF流入资金量之最,显示出该公司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ETFGI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上述三家大公司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0%。同时,资金还显示出向少数公司、少数产品集中的马太效应———资金流入将进一步集中在这三家公司旗下少数的最受欢迎产品。晨星数据显示,ETF资产总计有27.45%集中在10只产品上,其中只有一只产品不属于三大巨头。相比较,全球范围共有4800余只ETF基金,15%的产品规模不足500万美元。这种效应导致了较晚加入市场的公司面临产品规模过小、没有盈利而又在被迫清盘后不断发行新品的怪圈。
不仅在美国,全球范围ETF也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据ETFGI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球的ETF规模已经达到3.3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以上。乐观预期认为,两年内,ETF规模可能会超过万亿美元。
(原标题:1月份美国ETF流入41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